再多一個星期端午節即將到來,
在馬國 清明節.端午節及中秋節是只有華人才會重視的節日,
政府機關、公司行號及學校是沒有放假的,
因為平時他们的假日也夠多了像華人農曆新年、馬來新年、印度新年和聖誕節就佔整年度的假期一半以上,
所以想過咱們自己的節日就得自己想辦法過吧~
為了不想在端午節前夕跟大家搶購肉粽食材而擠的水洩不通 ,
去年還搶不到粽葉列車尋覓多家店最後在迷你雜貨店買到,
真是喜極而泣ㄚ~
當然包成了 但粽子沒入味...
今年是我第二次包粽子已經快要有我媽媽的味道了,
從小吃媽媽包的粽子長大,
在外面吃到的粽子都沒有媽媽的味道就覺得不好吃,
為了要讓老公小孩感受一下端午節的氣氛,
我一共包了22顆肉粽其中十顆準備在端午節那一天拜拜,
但有四顆因繩子沒綁緊煮的時候米餡跑出來了,
那時心情滿低落的再吃到浸水的糯米粥一點味道都沒有
更加失落,
以為所有的肉粽都沒味道不知怎麼辦?
把肉粽整頓好待放一旁冷卻不太想理它們了,
直到晚上九點多老公下班回來直嚷嚷要吃肉粽,
我先預告︰『不好吃』
他吃了一口靜靜沒說話,
吃了第二口後說︰『不會, 很好吃ㄋ~』
我心想你該不會在安慰我吧 ???
他說︰『你自己吃看看…』
ㄝ~有媽媽的味道了(原來有包緊繩子的粽子其味道是保存著)
耶… 燃起我明年再包粽子的希望了~
在此感謝好友MASAKO提供她家讓我倆一起享受包粽樂趣,
她今年是第一次包 成果應算不錯,
只要再多一點點鹹味相信風味會更好.
怎麼樣明年要不要再接再厲?
雖然包粽子很辛苦但看到家人吃的開心我就感到很窩心了~
粽子材料:
1. 粽葉及麻繩 (先泡水洗過)
2. 紅蔥頭 (切碎)
3. 蝦米(熱水泡軟)
4. 香菇(熱水泡軟)
5. 栗子
6. 干貝 (熱水泡軟)
7. 豬肉 (切3.5CM 方塊大小 )
8. 糯米
9. 鹹蛋黃 (切對半或1/4)
調味料:
1. 醬油
2. 米酒
3. 糖
4. 五香粉
5. 胡椒粉
6. 水(可用泡香菇的水)
作法︰
1. 起油鍋爆香紅蔥頭,然後陸續放入蝦米、干貝、香菇、豬肉,炒到豬肉變色加米酒去腥,
再加醬油、糖、 五香粉、 胡椒粉及水,煮到豬肉入味即可。
2. 把所有的料撈起,留多一點醬汁與糯米拌勻,若味道不夠鹹自己調整鹽巴.
3. 這樣就可以開始包了.
4. 我是用南部粽的煮法,水蓋滿粽子約煮1個小時,待米芯熟透。
5. 剛煮好粽葉不要馬上打開,因為剛煮好的粽子很軟尚未成形,待冷卻後凝固了就可以吃了。
以上所有材料及調味料請依自己的量去斟酌~